
本文目录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7.4.4条 “非整体连接管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弯处、分叉处、管道端部堵头处,以及管径截面变化处支墩的设置,应根据管径、转弯角度、管道设计内水压力和接口摩擦力,以及管理埋设处的地基和周围土质的物理力学指标等因素计算确定。”
故,非整体连接管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弯处、分叉处、管道端部堵头处,以及管径截面变化处应设置支墩。
管道镇墩和支墩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作用和位置不同。
管道镇墩是用于管道连接的一种结构,通常安装在管道的两端或者转弯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和支撑管道,以保持管道的稳定性。
而支墩则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桥梁或者隧道的一种构造物,通常建立在地面或者水中,起到支撑和分散重量的作用。
因此,管道镇墩和支墩的形状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1. 水箱支墩的做法有多种。
2. 首先,可以选择使用砖块或混凝土搭建水箱支墩。
这种做法可以确保水箱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其原因是砖块或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水箱的重量,并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钢材制作水箱支架。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支撑水箱,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钢材制作的水箱支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水箱。
4.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水箱支墩的搭建过程中,需要确保支墩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避免出现倾斜或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水箱的安装位置和周围环境,以确保水箱的使用安全和方便。
5. 总之,水箱支墩的做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方法,以确保水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7.1 管道穿过有沉降可能的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m。
4.7.2 高层建筑物的排水管,可采取下列防沉降措施:
1 从外墙开始沿排出管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管或简易管沟,其管底至套管(沟)内底面空间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m。套管(沟)内填轻软质材料。
2 排出管穿地下室外墙时,预埋柔性防水套管。
3 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大,排出管有可能产生平坡或倒坡时,则应在排出管的外墙一侧设置柔性接口。接入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标高应考虑建筑物的沉降量。
4 排水管施工应待结构沉降稳定后进行。
4.7.3 排水管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一般可按国标S设置防水套管。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4.7.4 在一般的厂房内,为防止管道受机械损坏,排水管的最小埋设深度,应按表4.7.4确定。
表4.7.4 厂房内排水管的最小埋设深度
注:1 在铁路下应敷设钢管或给水铸铁管,管道的埋设深度从轨底至管顶距离不得小于1.0m。
2 在管道有防止机械损坏措施或不可能受机械损坏的情况下,其埋设深度可小于表4.7.4及注1的规定值。
4.7.5 排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所采用的隔热材料宜与该建筑物的热水管道保温材料一致,防结露层厚度经计算确定。
4.7.6 排水管道在穿越楼层设套管且立管底部架空时,应在立管底部设支墩或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地下室立管与排水管转弯处也应设支墩或其他固定设施。
4.7.7 塑料排水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4.7.7的规定。
表4.7.7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
4.7.8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一般为: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一个固定件。立管底部弯管处应设支墩或承重支吊架。
4.7.9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支、吊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上段管道重量不应由下段承受,立管管道重量应由管卡承受,横管管道重量应由支(吊)架承受。
2 立管应每层设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间距不应超过3m。两个固定支架间应设滑动支架。
3 立管和支管支架应靠近接口处,承插式柔性接口的支架应位于承口下方,卡箍式柔性接口的支架应位于承重托管下方。
4 立管底部弯头和三通处应设支墩,支墩可砖砌或用C混凝土。当无条件设置支墩时,应增设固定支(吊)架来承受荷载。
5 横管支(吊)架应靠近接口处(承插式柔性接口应位于承口侧)。承插式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支
架与接管中心线距离应为~mm。卡箍式柔性接口排水管支架与接口中点的距离应小于mm。
6 横管起端和终端的支(吊)架应为固定支(吊)架,直线管段固定支(吊)架距离不应大于9m。横管在平面转弯时,弯头处应增设支(吊)架。
户外地面消火栓跟管道接通的三通或弯头下,均匀牢固的支撑在支墩上。其安装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或验收标准。
户外消火栓通常安置在超过地面毫米的地方,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先把消火栓下的弯头固定于支墩上,接着再接通消火栓本体。
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 l0L/s~L/s 计算。
2、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3、人防工程 、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 ,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m。
4、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m。
5、甲、 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阻水比是指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对水的阻力与对空气的阻力之比。合理范围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一般来说,阻水比越高,材料对水的阻力越大,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在建筑、纺织、户外用品等领域,常见的合理阻水比范围为,到,。然而,对于一些特殊需求,如潜水服、防水包装等,阻水比可能需要更高。因此,合理的阻水比范围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确定。
分析如下:
1、采用铸铁焊条进行焊接修补。
2、在大部分人不用水的时间,将有裂纹及渗漏水的地方打磨干净,用环氧树脂涂抹在有裂纹的地方,然后用白纱带或者玻璃丝带包裹一层,然后再涂抹一层环氧树脂,即可修补好。
3、制作两个宽度等于裂纹长度,半径等于铸铁下水管外半径的U型抱箍,先用1-2毫米厚的橡胶板将管道有裂纹及渗漏水的地方包裹起来,然后用制作好的抱箍将橡胶板与管道紧紧抱紧,这样也可以不再漏水了。
4、用和好的快干水泥在裂纹及渗漏水之处包磨一层,然后将水泥抹层临时固定,待水泥凝固后去掉固定物即可。
5、用云石胶(大理石石头专用胶水)黏结修补。
扩展资料
铸铁管使用要点:
1、沟槽开挖
沟槽底宽应按下式计:B=D1+2(b1+b2)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宽度(mm)
2、沟槽支撑
根据沟槽土质、地下水、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要求牢固可靠,防止塌方、支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
3、 T型接口管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转弯处应设支墩。应根据管径、转角、工作压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支墩尺寸。
4、输送生活饮用水时,管道不应穿过毒物污染区,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5、凡承插连接的球墨铸铁管线,必须经计算设支墩,参见国家建筑标 准设计图集SS《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6、球墨铸铁管的外防腐蚀涂层应根据敷管地的土质情况来选择镀锌和环氧沥青涂层或更高要求的涂层。
7、管道安装完、试压合格后,宜用低氯离子水冲洗和0.%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
?本文目录
供水管道支墩应该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通常是在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或设备上。支墩的位置应能够支撑管道的重量,并保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墩的间距和高度应根据管道的尺寸、重量和安装要求确定,以确保管道能够正确地运输和分配水源。
消火栓安装见国标S进行。消火栓安装位于人行道沿上1.0米处,采用钢制双盘短管调整高度,做内外防腐。
2.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时,消火栓顶距地面高为 0.m, 立管应垂直、稳固、控制阀门井距消火栓不应超过 2.5m,消火栓弯管底部应设支墩或支座。

3.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安装在消火栓井内,消火栓井一般用 MU7.5红砖、M7.5水泥砂浆砌筑。消火栓井内径不应小于1米。井 内应设爬梯以方便阀门的维修。
4.消火栓与主管连接的三通或弯头下部位应带底座,坻座时应设混凝土支墩,支墩与三通,弯头底部用 M7.5水泥砂浆抹成八字托座。
5.消火栓井内供水主管底部距井底不应小于0.2m,消火栓 顶部至井盖底间隔最小不应小于0.2m,冬季室外温度低于-℃的地区,地下消火栓井口需作保温处理。
6.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甲型安装时,其放水口应用粒径为 -㎜的卵石做渗水层,展设半径为㎜,展设厚度自地面下㎜至槽底。展设渗水层时,应保护好放水弯头,以免损坏。
7.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乙型安装时,应将消火栓自带的自动放水弯头堵死,在消火栓井内另设放水龙头。
8.室外消火栓安装前,管件内外壁均涂沥青冷底子油两遍,外壁需另回热沥青两遍,面漆一遍,埋进土中的法兰盘接口涂沥青冷底子油两遍,外壁需另加热沥青两遍,面漆一遍,埋进土中的法兰盘接口涂沥青冷底子油两遍,外壁需另加热沥青两遍,面漆一遍,埋进土中的法兰盘接口涂沥青冷底子油及热沥青两遍,并用沥青夏布包严,消火栓井内铁件也应涂热沥青防腐。
支墩图纸是描述建筑支撑结构的图纸,包括支撑方式、构造形式、规格尺寸、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在查看支墩图纸时,首先需要了解图纸的比例尺,以及各个部分的标识符号和线型。
然后可以根据图纸上的标注,了解支撑结构的基本情况,如支墩的类型、高度、直径、使用的材料等。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支墩结构的构造和细节,可以查阅相关的设计说明或标准规范。
户外地面消火栓跟管道接通的三通或弯头下,均匀牢固的支撑在支墩上。其安装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或验收标准。
户外消火栓通常安置在超过地面毫米的地方,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先把消火栓下的弯头固定于支墩上,接着再接通消火栓本体。
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 l0L/s~L/s 计算。
2、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3、人防工程 、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 ,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m。
4、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m。
5、甲、 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土壤内摩擦角,等于剪切实验法向应力与剪应力曲线的切线倾斜角。符号用φ表示。土的内摩擦角计算:同一土样切取不少于环刀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剪力试验后,用相同的比例尺在坐标纸上绘制抗剪强度Τf与法向应力σ的相关直线,直线交Τf的值截距即为土的粘聚力c,沙土的粘聚力c=0。直线的倾斜角即为土的内摩擦角φ。沙土的内摩擦角大于粘性土的内摩擦角。这些参数是可以通过查表得到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
消火栓内应设置具体内容如下: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接口:消防给水管道铺设到消火栓箱内,消火栓接口进行连接。
消防水带及消防水枪:消火栓箱内配置消防水带一盘、消防水枪一支。
消防软管卷盘:消防软管卷盘设置在消火栓箱内。
灭火器:有的消火栓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放置灭火器。
同一建筑物应采用同一规格的水枪、水龙头带和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布置要确保所要求的水柱股数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角落。消火栓布置在建筑物各层明显的、经常有人出入、使用方便的地方。
1、板块各个固定点的受力不一致会造成面材的变形影响外饰效果,所以板块的固定方式必须采用定距压紧的固定方式,保证幕墙表面的平整度。
2、铝单板板背面是否合理设置加强筋,以增加板面的强度和刚度。
3、铝单板加强筋的布置距离以及加强筋本身的强度和刚度,必须均满足要求,以保证幕墙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性。
4、防水密封方式是否合理防水密封方式很多,结构防水,内部防水,打胶密封,不同的密封方式价格也不尽相同,选择适合的密封方式用于工程中,保证幕墙的功能及外饰效果。
?本文目录
在PFR中,因为液体在管子中每一横截面上的摩擦力不一样,所以速度不一样,如果流速过大,最终会出现管子末端有不反应区,也就是污染物和处理液不能充分混合。如果速度太慢,就和CFSTR的作用是一样的,效率会降低。所以有些人想法让液体在管子中间旋转通过。
低温环境对管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管道的材料、设计和环境条件。在零下度的环境中,大多数普通金属管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冷脆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管道破裂。
1. 低温下,金属的强度会降低,这是因为金属会发生冷缩。这可能会导致管道破裂或者泄漏。
2. 低温下,一些管道材料可能会变得更加脆弱,这可能会增加管道泄漏的风险。
3. 在低温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变得更加活泼,这可能会影响管道内流体的化学性质,从而影响管道的性能。
4. 低温下,管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可能会改变,这可能会影响管道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管道,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设计和维护。
从初始水源到释压到洗脸池,压差始终是不变的,你关阀门压力变化只是瞬间的,可以不考虑压力变化因素。
跟据流量公式可知影响流量的因素中管径成平方正比关系。
因为系统管道长远,所以流速变化不明显。
再比如消防泵独立给消防栓供水时,接与不接消防头(出水管径大小)与流速关系就非常大。
如如不接可能喷5米高-米高,如果接了,可能喷米-米高。
哪是因为泵出水量一定,当管径横面积变小时,系统(泵出口)压力升高了。
V=Q/A 式中V——流速;Q——流量;A——过流断面积。
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 流量 Q=[(π/4)d^2 √(1+λL/d+ζ)] √(2gH) 式中:Q——流量,(m^3/s);π————圆周率;d——管内径(m),L——管道长度(m);g——重力加速度(m/s^2);H——管道两端水头差(m),;λ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ζ————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ζ’,流量变为:Q’=[(π/4)d^2 √(1+λL/d+ζ+ζ’)] √(2gH)。
流量比原来小了。
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ζ’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
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就小。
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
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自来水的正常流速在市区一般是每分钟2.5升到3升左右。
因为自来水的出厂流量是在2.5升到3升之间,而市区的输水管道系统也是以这个流量为设计标准,因此自来水的正常流速在市区一般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此外,自来水正常的流速还会受到水压、管道阻力和水管直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流速和水质的关系也很密切,如果自来水流速过大,可能会影响水质,降低用水的安全性。
因此在使用自来水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运用。
根据流量、流速与管径之间关系公式得知,当管道流量不变时,如选择管径较大时,流速则减小,此时水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也会减少。
流速低水头损失小,选择水泵扬程较低。
可节省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相反,如选择管径较小,流量不变时会加大水在管道内的阻力,此时需提高水泵的扬程而加大运行成本。
为了使投资和运行费用更合理化,规范规定给水速度在允许范围内选择一最佳给水流速,这一最佳给水流速称为经济流速。
管内水的阻力实际上受着管道材质、流速、水量、管径、输送长度、管道上各种管件、阀门、安装的高程等多种因素影响。
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流速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通过多次试验及长期的实践,总结测定较为合理的经济流速作为选择使用,经济流速可参考表1一2。
表1---2
U型管两边的水面高差减小,流速减小。管道中一个u型弯会减少1个小时水量。
城市建设使用U型排水沟不仅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路面的积水量,而且能将所有的积水就近排放以缓解洪峰的发生,并且使用U型排水沟能更好的利于排水的下渗。有效的解决了城市排水难的问题。